来源:网站编辑 发布时间:2014-10-24 09:50 浏览:2062 次
有人把三七写成“山漆”,意思是这种植物长在山里,把它搞碎涂在伤口上便能止血,而且能使伤口较快地粘接愈合。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中也有记载:“本名山漆,谓其能合金疮,如漆粘物也。此说近知,金不换,贵重之称也。”而1436年云南名医所著的《滇南本草》中,亦有“土三七”记载,既有“土三七”,当然就有“三七”了。虽然三七除能迅速止住伤口出血外,还可用于体内疏通血道、打散瘀血和生血等,但人们一般都不把它理解为“山漆”的意义。
民国《马关县志》杂类志之五说,三七是“取孟子七年之病,三七之艾之义,以示其灵效耳。”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,因为三七自古都是“金不换”的名贵中药,它显着、神奇的疗效非一般药物可比。但是,当您进一步从各个方面深入了解三七后,又会感到此种解释还不够全面。其一,从生长条件方面看,三七生长在三分潮湿七分干燥的土壤中,外部环境又需三层阳光七层阴。其二,从外观形状上看,三七每种一年,茎上产生一道节子,每张叶子多为五小片至七小片。成药的三年七茎上都有三道节子,其叶也以七片者居多。因此,从外观上看,三七茎叶的形状具有“三道节子七片叶子”的特征。其三,从栽种与收成的比例来看,三七病害繁多,十分难种。古人种三七艰辛无比,收成时多数是三分收获,七分损失。其四,从种植年限方面看,民国《马关县志》杂类之五载:“三七者,必种后三年始成药,七年乃完气。”
综上所述,三七从生长环境、茎叶形状、栽种与收成的比例、种植年限、医疗效用等方面跟“三”和“七”这两个数字有关,彼人之见,这些都应是三七的名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