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中药材天地网 发布时间:2014-11-28 14:32 浏览:2189 次
编者按:三七是我国传统的中药原料,有着“金不换”的美誉。前几年,随着我国心血管类药品市场的猛增,三七价格以“火箭”般的速度不断攀升。不过,今年以来,三七价格的涨势戛然而止,转身开始一步步下跌,不到1年就跌了六成多。那么,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市场的暴跌?在弱势行情下,药农们又该如何保障收益呢?
据中国乡村之声《三农中国》报道,和最近不断变冷的天气一样,三七市场的“寒冬”也已来临。记者在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——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了解到,目前60头三七售价是每公斤155块钱左右;80头的每公斤145块;120头的每公斤130块。对比去年三七的价格可谓是一落千丈。
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斌:“自今年1月份至今,三七价格整体呈现下滑态势,且跌幅较大,以120头春七为例,由1月份的400元/公斤,下跌至目前的130元/公斤,跌幅高达67.5%。”
观察近5年的三七价格走势可以看到,在2009年到2010年间,三七价格曾暴涨十倍,引发了当年的种植风潮。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七农张顺蝶说,2010年后的时候,大家都疯狂的四处找地、扩种。经过三年的生长周期,待到今年收获时,看到这样的价格,大家都慌了。
张顺蝶:“我们是种了几十年了,10年的时候涨价,种植的就比较多,去年开始三七(产量)特别多。但谁都没想到三七会降价降这么厉害,会这么便宜。”
这些种植户们也许不知道,盲目的扩种,正是导致三七价格“大势已去”的重要原因。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高级分析师陈庆指出,目前的三七市场已经严重供需失衡。
陈庆:“像我国三七的话,通常情况下它的每年消耗量在8000吨左右。2012年产量是在6000吨左右。2013年三七的产量达到10000吨。2014年三七的产量能够达到15000至18000吨。所以说造成了一个市场供需的失衡。”
除此之外,陈庆分析,前几年的三七价格也存在着“虚高”问题,多数药企对其高价并不认可。随着现在市场货源充足,囤货现象渐渐淡去,炒作资金也不再热衷于三七市场,这也致使三七的身价暴跌。
陈庆:“三七价格走高,有很大一部分的炒作投机人群向上烘托的。其实很多药厂他们是很难承受这个高价的,所以说药厂他们会自建基地,通过这一块来规避高价成本。但从去年开始,三七价格下滑,也造成炒作这批基本上已经撤离了。”
综合这些因素,未来的三七市场将面临长时间的产量消耗期和价格调整期。专家预测,这个过程可能需要3-5年,在这段时间内三七价格将会一直处于低位运行。
诸多利空,使得整个三七市场充满着恐慌与绝望,不少下游药企购货积极性明显受到限制,宁愿随用随买,甚至选择“按兵不动”,等待低、再低、更低的行情到来。
云南省文山县某药业公司总经理何文萍表示:“价格波动太大了,你说我们经销商把高价的货进到手里,掉价了药厂肯定要考虑还会不会再掉,那我的货就烂在我的手上了。”
雪上加霜的是,三七的种植成本并没有下降,反而在不断上升。据七农张顺蝶介绍,现在亏得最狠的就是那些跟风的人。他们在高价的时候没有赚到钱,反而在低价时赔了不少。
张顺蝶:“去年种植三七的话损失很大,是红籽去栽种,那个红籽拿的时候是七八百、五六百一斤,现在结成这个三七的话,就卖二十块一斤。成本太高,收益太低。”
近些年来,如三七、金银花、当归等中药材都呈现出行情不稳定、价格波动大的特点。如何改变中药材缺时为“宝”,多则为“草”的现状,使农户们规避药材种植风险?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斌的建议是,多看行情,少跟风;深挖产业,拓渠道。
张斌:“第一:利用目前现有丰富的信息服务平台,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动态,避免盲目跟风,理性操作。第二,通过多种途径,提高种植、采挖、加工技术水平,科学规范化管理,提高产品竞争优势,此外也要,拓宽深加工领域,发展多元化产品,发展更加广阔的下游终端市场。”
多看行情,少跟风;深挖产业,拓渠道!专家的建议可谓字字珠玑。受整个经济大形势影响,各行业都曾经历或即将经历痛苦的去产能过程,我们也希望三七的神话破灭,能给所有的农户们提个醒,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计划,切勿让好行情,毁在了大家的盲目中。